靠生態農業創業致富的農村娃,讓陶瓷產品遠銷歐美的游戲少年,把產品成功賣到倫敦奧運會的企業家……近日,一批這樣的草根創業達人成了街頭巷尾的話題焦點,一場“網商達人賽”,讓這些平日隱于人群的草根達人集中展現在人們面前。
由“閩汕網商盟”聯合阿里巴巴共同發起的“網商達人賽”目前正進展至白熱化階段,經過第一輪200多名選手的大PK,10名網商達人已決出,晉級決賽。
在網商達人賽現場,記者看到,賽場內外已擠得水泄不通,不少無法擠進會場的觀眾只能貼著玻璃窗關注場內的賽事。“他們跟我一樣都是是做外貿的嘛,來這里主要是聽聽他們的演講,取取經,說不定就對我自己的生意有幫助。”現場觀眾李先生這樣告訴記者。
近年,“網商達人”已成熱詞,在人人敢于追求夢想,自我實現的年代,草根英雄越來越多已是必然。而電子商務的興起和普及,則讓更多有著創業夢想的商界草根英雄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。
林斌彬:網絡時代的“新農民”
農村娃,沒背景,沒資金,能做什么?今天,林斌彬告訴我們,農村娃的農業天地,大有可為。
作為一個80后,拿著大學畢業證、捧著鐵飯碗的農村娃林斌彬,選擇了“回歸”。他的家鄉漳州有著花卉種植的傳統,看重這一點,2010年,他和另外兩個伙伴注冊了福建綠大地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。
農業,中國最古老的行業,林斌彬決定扎根下來的時候,早已想到了他將面臨的種種困難。“我發現農業的生產和銷售模式還相當落后,許多是靠天吃飯,很難有突破。以前是由販子進村收購農戶的產品,農民不知道外面的市場情況,導致很多產品在市場上失衡,種植的產品沒有進行合理的布局和規劃,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無歸。”
如何突破這一困境?林斌彬想到了電子商務。“電子商務在農業領域最大的貢獻在于,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流,以此來捕捉市場信息和客戶群,同時還是很好的廣告渠道。” 林斌彬這樣告訴我們。不但要把產品賣出去,還要賣到國外去,公司建立之初,林斌彬就果斷地注冊成為阿里巴巴國際站會員。
一步步摸索,嘗試,不斷完善,兩年下來,林斌彬擁有近千畝的苗木生產基地和果蔬栽培基地,并建立起一套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的經營模式,即將農戶的產品收購后,集中在基地進行處理或包裝,再配送給客戶。這一模式成功地帶動了一大批的當地農戶投身綠色生態農業,讓更多“農村娃”和他一起嘗到了網絡農業結出的碩果。
佘偉渠:游戲少年的華麗轉身
當我們為一個個網癮少年扼腕嘆息時,有沒有想過,也許有一天,他們也將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?
曠課,輟學,日夜流連于游戲廳,這是佘偉渠曾經的少年生活。也許回想當年,連他自己都覺得可能這輩子就這么混過去了,可內心始終未曾熄滅的創業夢卻讓他終于等到了華麗轉身的那天。
潮州,南中國的瓷都,多年耳濡目染,佘偉渠也想擁有一家自己的瓷器廠??少Y金從哪來?客戶怎么找?但佘偉渠想著,電腦既然能玩兒游戲,自然也能做生意。2000年,電子商務在中國剛剛興起,拿著從父親那兒借來的2300塊錢,他加入了阿里巴巴誠信通。在當時,他唯一堅信的抓住一場機遇,在機遇中我能突破重圍。
第一年,他包攬了所有公司,產品推廣、業務、跟單……一年下來,顆粒無收,但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,他說“人只要不失去方向,就不會失去自己,什么都輸得起,只要人在,就算輸了也要賺回來,反正死不了。”
第二年4月,他終于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——一筆訂單就賺了60萬。信心越來越足,魄力越來越強,公司也日益壯大,十年后的今天,佘偉渠已擁有10000平方米的工廠,逾400員工,他的陶瓷產品遠銷歐美、中東等發達國家和地區,并于去年進駐淘寶商城。
當年熬夜打游戲的少年,如今每天也熬夜工作到一兩點。10年,一個堅持著自己夢想的少年,完成了他的華麗蛻變。
范勁鋒:把產品賣到倫敦奧運會去
今年倫敦奧運會,當荷蘭橙衣軍團出場時,請注意一下他們的背包,因為它們來自中國福建,是地地道道的Made in China。
5年前,范勁鋒沒想過有一天他的產品會賣到倫敦奧運會。那一年,像千萬個白手起家的年輕人一樣,他拿著東拼西湊借來的兩萬塊錢,靠兩個人,兩臺破電腦,就這樣開始了創業之路。他給公司取名“一搏”,自此開始放手一搏。
范勁鋒并沒有趕上好年景,創業的艱辛,金融危機的沖擊,產品轉型的迷茫,他一樣不落地全都遭遇了,然而在種種困難的沖擊下,他的企業不但沒被打垮,反而逆勢而上,飛速發展,如今已是擁有160多名員工的工貿一體的企業,并通過了全球首個道德規范國際標準 SA8000。
成功的秘密說穿了,就是沒有秘密。創業最初的日子,范勁鋒寧可虧損26萬也固守誠信,將2個貨柜的貨品空運過去,準時送到客戶手中;即使公司還處于求生存的階段,他仍堅持對質量嚴格把關;2008年,當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,他果斷地走出中國,在非洲開公司,拓展市場;2009年,他瞄準市場動向,將產品重點轉向運動和戶外,一舉贏得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,如今他的企業已與18個大品牌展開合作。
每個創業者,都有自己的初衷,范勁鋒說,我創業,是因為我如果有自己的企業,就能幫到更多的人。2011年,范勁鋒參與發起成立了阿里巴巴閩泉網商會,至今已有幾十家會員。會員們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,分享企業經營、員工管理、外貿和電子商務操作等經驗,還會不定期進行企業互訪,并為企業提出改進建議。一年下來,會員們收獲了知識和經驗,收獲了友情,更收獲了難得的自我生長。
“只要愿意一起成長,只要樂于分享,無論什么行業什么類型的網商,都可以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。” 范勁鋒這樣告訴記者,在他看來,和身邊的網商、同行一起成長,是比自己企業成功更大的幸福。
抱團成長
林斌彬,佘偉渠,范勁鋒,都是本屆網商達人賽的參賽選手,同時,他們也是閩汕網商盟的成員。作為主辦方,閩汕網商盟表示,網商達人賽是一次網商自我展示提升的機會,對很多內力不足的中小網商或微小網商來說,更是一次難得的成長盛宴。在競爭激烈的商業領域,處在成長期的小企業獨立生存尤為艱難,其他企業身上獲取經驗,分享技能,能夠讓更多的小企業少走彎路,快速成長,這也正是閩汕網商盟的創辦初衷。
近兩年,中國的各類商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,單是福建及粵東地區的閩汕網商盟,就包括有金石網商會、廈門網商會、閩都網商會、閩泉網商會、漳州網商會、潮汕網商會等。企業結盟,抱團成長,儼然已經成為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新興模式。
新商業文明逐步來臨的今天,傳統概念里“同行是冤家”的商人,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。廈門網商會副會長林思明對網商抱團有著這也的看法:“現在大家都需要更開放的心態去面對生意,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這一塊兒,如果我沒有接觸到這么多網商,我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這么大,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大更優秀一點,你就必須要借助別人的力量。”
記者了解到,閩汕網商盟的會員們在商盟內都是各施所長,將生產管理、人才培訓,報關手續等絕活和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出來,通過這些經驗的整合,推動企業共同飛速發展和壯大。隨著 “抱團成長”的理念為越來越多的網商所認同,模式的日漸成熟,新成員的不斷加入,都讓商盟日益壯大,至今閩汕網商盟已有近200名會員,越來越多的小企業在商盟成員的互幫互助下突破困境,快速成長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商盟模式,將成為一股推動福建乃至中國企業飛速發展的新力量。